外语电化教学

人工智能与外语教育研究

  • 为什么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批判性思维愈发重要?

    刘芳;董毓;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加速迭代与广泛应用,如何利用这一技术带来的机遇并应对其挑战,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该研究基于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探讨了批判性思维对于理解和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具有的探照灯、透视镜、防火墙与安全网效应。此外,该研究还提供了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批判性阅读路径,不仅涵盖理论层面的深入剖析,还包括实践层面的指导建议,以帮助师生批判性地分析人工智能输出内容的质量与适用性,在人机协作环境中作出明智决策。

    2025年01期 No.221 3-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下载次数:516 ] |[阅读次数:37 ]
  • 语义检索智能增强途径及应用设计

    周霞;刘晓艺;秦洪武;

    文章探讨了大语言模型引发的语言检索领域的深刻变革,即语义检索。传统语料检索主要依据语言线性形式特征,难以触及词义或句义层面。但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大语言模型能为语义检索带来实质性突破。文章从大语言模型的语言能力入手,基于高维向量架构的语境嵌入实现语义检索。语义检索设计和实际应用为语言研究和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1)为主题提取提供主题词(关键词)之外的选择;(2)实现双语语料对应词高效提取;(3)为双语语料对齐提供更可靠的对齐依据。同时,大语言模型,尤其是多语言模型,将为多语语义检索、跨语言信息检索和话语分析带来革命性变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年01期 No.221 11-18+34+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4K]
    [下载次数:106 ] |[阅读次数:8 ]
  • 人工智能技术对专业口译员能力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

    王吟颖;张爱玲;

    人工智能时代,口译员应具备技术应用能力,技术也参与重构口译员的社会认知生态。现有研究主要讨论技术能力内涵或技术应用现状,而对技术如何影响专业译员习得专家能力的探讨不多。本研究以能力发展的社会认知条件为理论框架,对9名口译员进行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全职机构译员常用知识检索和管理工具、音视频会议软件以及协同办公平台。翻译技术在译前和译后能帮助译员规划任务环境,保障译前准备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增加译后反馈,对能力发展有促进作用。在译中阶段,翻译技术导致译员无法改变工作环境,削减译员必要的认知努力,限制有效反馈、策略调动和问题解决,制约口译能力的高阶发展。研究结果对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和改进有一定意义。

    2025年01期 No.221 19-27+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下载次数:204 ] |[阅读次数:16 ]

翻译与传播研究

  • 白亚仁对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研究——以余华《第七天》英译为例

    罗选民 ;黄丹妮;

    文章依据艾克西拉对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分类方法,以《第七天》中的五类文化专有项为研究对象,对这些词选取的翻译策略进行数据统计,并结合实例探讨《第七天》译者白亚仁在处理文化专有项时的整体文化保留倾向、具体策略使用、不同类别词语翻译策略的选择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而探讨这些翻译策略对作品和文化传播的影响。研究发现,白亚仁采用了多种文化保留类和文化替换类翻译策略,翻译手法灵活多样,整体翻译策略偏向于文化替换,并针对不同的文化专有项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在读者理解和文化保留之间取得了平衡,充分发挥了译者主体性,使得译作与文化传播效果良好,推动了以余华小说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对外传播。

    2025年01期 No.221 28-3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下载次数:379 ] |[阅读次数:9 ]
  • 中医药典籍智能翻译与多模态传播研究

    许明武;张凯维;

    随着全球对传统医学的兴趣与需求日益增长,中医药典籍的翻译与国际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语言模型在翻译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中医药典籍的翻译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可能。该研究探讨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中医药典籍智能翻译,从宏观上构思了中医药典籍翻译大语言模型的构建路径,并结合实例提出了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医药典籍的多模态传播途径,以期为中医药典籍的翻译与传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全球共享与传承。

    2025年01期 No.221 35-40+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下载次数:307 ] |[阅读次数:14 ]
  • 基于在线书评的《红高粱家族》日本读者接受研究

    张洁;赵永婷;

    文章利用文本数据挖掘技术,收集了日本四个主流书评平台上关于《红高粱家族》日译本的在线读者评论,构建了小型文本数据库。通过情感分析技术量化情感态度,并使用KH Coder软件绘制积极评论和消极评论文本的词频共现网络图,归纳总结具有代表性的积极和消极评论观点,客观呈现日本读者对该作品的接受情况。研究发现,日本读者对《红高粱家族》日译本的总体接受情况较好。积极评论认为,小说具有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浓厚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对抗日战争的细致刻画深入人心,引发了人们对战争的反思。消极评论认为,故事情节冗长,存在重复描述和跳跃现象,阅读体验不佳;残酷、血腥的场景描写,令人感到不适。该研究有助于丰富中国乡土文学作品在日本的接受研究,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2025年01期 No.221 41-48+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下载次数:170 ] |[阅读次数:10 ]

外语教育技术研究

  • 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动画叙事节奏研究

    蒋莉华;周李子若;

    在智能媒体时代,动画作为一种具有高度亲和力与广泛传播性的语言,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媒介。然而,中国动画叙事常因节奏混乱和结构复杂而影响其国际传播效果。该研究基于多模态叙事节奏分析框架,对自建的《西游记》动画语料库进行了量化分析,揭示了动画叙事节奏的四个核心特征:组合性、时序共时性、时距可调节性以及单一叙述主导性。该研究旨在为中国动画叙事节奏的优化及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新视角与实证支持。

    2025年01期 No.221 49-5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177 ] |[阅读次数:12 ]
  • 基于活动理论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

    卢珊;贾蕃;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商务英语教育的数智化转型。文章首先分析了开展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的理据,并探讨其在研究和教学实践中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文章基于第四代活动理论,将其应用于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中。通过教学示例,文章从工具、主体、客体、规约、共同体、分工和结果七个维度探讨其在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文章对活动理论在不同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5年01期 No.221 55-59+9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2K]
    [下载次数:160 ] |[阅读次数:13 ]
  • 嗓音表情的解码推理与语言学习——基于社会认知神经语言学的视角

    彭志康;蒋晓鸣;

    表情是言语沟通中言者向听者传递情感的重要符号。言语解码是指听者将言语信号转化为含义的过程,涉及听觉感知、语音理解和言语处理等多个认知过程。前人有关表情言语解码的研究通常聚焦基本情感而忽略社会复杂情感,重言者面部表情而轻言语韵律和音段表情信息,且较少考虑嗓音表情与语言学习的联系。该研究从社会认知神经语言学视角出发,综述了嗓音表情听者言语解码以及言语社会推理机制的研究,回答了嗓音表情言语的解码特征、通道特异性和具身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嗓音表情言语解码的语言学习模型,并进一步提出嗓音表情解码在发展语言智能、言语矫正以及外语和方言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2025年01期 No.221 60-6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下载次数:41 ] |[阅读次数:12 ]
  • 高校学生AI赋能外语学习素养:框架建构与量表开发

    张静;

    人工智能技术深度重构外语教育生态,推动学习范式向人机协同转型。该研究以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围绕“AI赋能外语学习素养”(AIEL~3)开展“理论建构—工具开发—现状诊断—策略设计”的全链条探索。该研究突破传统AI素养的普适性局限,构建涵盖情感、行为、认知和伦理的四维模型,确立外语学科领域的分析框架,并研制标准化评估量表“AIEL~3Q”,实现从理论模型到量化工具的学科适配性转化。基于全国多所高校的调研数据,揭示出外语学习者存在技术应用中伦理认知滞后于工具操作、碎片化学习阻碍高阶思维发展等核心矛盾,以此提出分阶段培养策略与多方协同支持机制。研究成果不仅拓展了智能教育理论体系,更为AI时代外语人才培养提供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可行性的系统方案,为外语教育者设计技术融合课程、优化智能教育生态提供了方法论支持。

    2025年01期 No.221 69-7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394 ] |[阅读次数:18 ]

投稿启事

  • 《外语电化教学》关于启用在线投稿系统的启事

    <正>为了方便广大作者投稿,提高本刊编审效率,抑制不法之徒盗用我刊身份诈骗作者钱财的现象,本刊编辑部已于2016年3月正式启用网络在线采编系统,同时废止过去的所有投稿电子邮箱,也不再接受打印稿。本刊在线投稿系统网址为:www. wydhjx. cbpt. cnki. net,也可扫描右方二维码进行投稿。提示:四个月内未收到编辑部稿件处理回复,默认为自动退稿。

    2025年01期 No.221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4K]
    [下载次数:21 ] |[阅读次数:34 ]

AI与外语写作研究

  • 二语写作同伴反馈情绪研究述评与展望

    刘杭松;高瑛;

    情绪在二语写作同伴反馈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但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国内研究刚起步,亟需系统文献梳理,把握研究前沿。该研究依托国内外学术数据库,对53篇相关文献进行主题分析。研究发现,二语写作同伴反馈情绪研究多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质性研究为主,理论基础主要来自积极心理学和二语习得,研究主题涵盖反馈情绪特征及作用、影响因素及调节等。为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研究,建议未来扩大研究对象范围,通过量表开发促进质性与量化研究的结合,通过拓展理论基础开展基于融合理论视角的研究,在AI技术支持背景下探讨反馈情绪的作用、影响路径以及个体情绪调节与他人干预研究。

    2025年01期 No.221 79-85+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下载次数:185 ] |[阅读次数:11 ]
  • 同伴互评与ChatGPT智能批改的分类指标对比研究

    穆惠峰 ;唐艳芳;

    该研究根据同伴互评理论,采用统一的写作评分分类指标,基于写作文本、修改反馈和访谈数据,旨在比较同伴互评和ChatGPT智能批改在修辞、文体、语句、语篇和逻辑方面的实际应用,并探讨其优势与不足。研究发现,智能批改能够提供大量即时的修改建议、促进个性化学习;在特定的文体、文化语境,尤其是需要结合背景知识、上下文和主观推断能力进行深入推理分析时,同伴互评能够提供更具体的修改反馈和促进协同学习。

    2025年01期 No.221 86-9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下载次数:341 ] |[阅读次数:13 ]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的外语学习者写作反馈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潘海英 ;牛宝贵;

    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了637名外语学习者GenAI赋能的写作反馈素养。研究发现,外语学习者使用GenAI赋能的写作反馈素养总体水平不高,特别是在反馈认知维度;GenAI赋能的外语学习者写作反馈素养受到学段与学科交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外语类本科生使用GenAI赋能的写作反馈素养亟待加强。该研究不仅阐释了GenAI赋能的外语学习者写作反馈素养内涵,还揭示了我国外语学习者使用GenAI赋能写作反馈素养的现状与影响因素,为教师培养学生写作反馈素养提供了参考。

    2025年01期 No.221 94-10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下载次数:512 ] |[阅读次数:17 ]
  • 学术英语过程体裁写作教学的迁移效应与影响因素研究

    孙小军;章木林;何明霞;

    该研究基于学习迁移理论,对过程体裁写作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将其应用于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并以引言教学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文本分析和回溯式访谈等研究方法,考察过程体裁教学的迁移效应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过程体裁写作教学可帮助学生将从课堂习得的体裁知识和写作技巧即时迁移至学科论文写作任务,但不同类型知识和技巧的可迁移性存在差异,宏观结构知识比微观语言使用知识更易迁移;研究生作为学术写作新手,其英语水平、学习目标、情境感知等个体因素以及其所处的学科共同体均可影响迁移效应。文章最后探讨了研究发现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的启示。

    2025年01期 No.221 102-108+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1K]
    [下载次数:136 ] |[阅读次数:2 ]

广告·新书推介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外语教育中的运用与创新——评《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育和人才培养》

    李慧;王盛;

    <正>全球信息化时代,外语教育作为提升个人素质与社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逐渐成为文化交流与价值观传播的重要载体。在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具备坚定理想信念与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外语教学不仅是教育目标的深化,也是教育方法与内容的创新。首先,外语教育的国际化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扩展了视野,通过外语学习,学生能够接触多元文化中的思想理念与价值观,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好地理解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这种跨文化视野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其在国际交流中能够自信地表达中国观点、传递中国价值。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与外语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025年01期 No.221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55 ] |[阅读次数:3 ]
  • 智能时代教育技术发展与教学应用创新——评《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的创新应用》

    孙宁;

    <正>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使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教育理念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转变,强调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探究。这一转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其信息素养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手段,数字化教学、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使得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学习。此外,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教学系统,能够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从而实现精准教学。在教学应用方面,信息技术的融合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创新的动力。

    2025年01期 No.221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46 ] |[阅读次数:3 ]
  • 现代教育技术视角下高校在线教育质量创新探索——评《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视角的高校在线教育研究》

    吴帅;

    <正>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在线教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灵活的学习方式,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在线学习环境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以有效引导和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此外,在线教育虽然课程资源丰富,但质量良莠不齐,因此高校必须建立科学的在线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确保教学内容的学术性和课程设计的合理性。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则为在线教育质量创新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学习管理系统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教师能有效监控学生学习动态,并调整教学策略。

    2025年01期 No.221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98 ] |[阅读次数:3 ]
  • 语料库语言学应用与统计分析——评《语料库语言学中的统计分析实用指南》

    杨佳雯;

    <正>语料库语言学是一门通过系统性收集和分析真实语言数据来研究语言现象的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语料库语言学的应用与统计分析愈发重要。语料库不仅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也为语言教学、翻译、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提供了数据支持。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中,统计分析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和解释语言现象。通过量化分析,研究者可以识别语言使用中的规律和趋势,从而揭示潜在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特征。基于语料库的工具和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输入,促进了词汇习得和语法掌握。

    2025年01期 No.221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27 ] |[阅读次数:6 ]
  • 下载本期数据